文物里的红色故事——文化管理系举行党史主题微宣讲比赛


5月28日,文化管理系在图信中心报告厅举办“文物里的红色故事”——党史主题微宣讲比赛。活动特邀校社科部副主任胡卓群担任指导评审,系党总支书记金银琴、系党总支专职副书记钟黎、系党总支组织员钱杏芬、文化管理系团总支书记宋煜参加评审,文化管理系19、20级学生代表参加活动。
经过初赛文本提交和复赛的现场选拔,最终9位选手进入到决赛现场,他们紧扣“文物里的红色故事”主题,充分发挥宣讲“以小见大”的优势特点和“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的独特魅力,以共情产生共鸣,各有各的感人故事,各有各的精彩人生,给大家带来了一场听觉与视觉的盛宴。用朴实的语言、激扬的热情来展示他们蓬勃的朝气和自信的风采。不同的时空场景,拥有相同的热烈互动场面,不同的宣讲主题,引发相同的情感共鸣。

20定向1班的许愿带领大家走进安吉姚家大院,重现了粟裕等一代革命先辈们在这里艰苦奋战、屡创战果的三次反顽战役。

20文物修复班的倪美华展示了《新青年》这样一份在20世纪20年代中国具有影响力的革命杂志,在五四运动期间起到重要作用,青年从觉醒、抗争、奋进、变革、奉献,以爱国的姿态在这片土地抛头颅、洒热血。

20展示班的施雨洁讲述了在述说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的过程,启迪学生们学习时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初心,不为外物所扰。

20定向2班的姜歌以《致林维雁》这首诗为切入点,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身为女儿身的林维雁为衢州解放而牺牲。正是共产党人的血肉与生命,换来了美好生活。

20定向2班张佳烨讲述了“文物里的红色故事——一块承载胜利的怀表”。

20文物修复班陈恬讲述了母亲钟招子等待红军儿子们回家点起的一盏“马灯”。

20文物修复班林覃靖介绍了曾伴随马本斋度过抗日战争时期的峥嵘岁月的“指挥刀”。

19定向1班陈泽带领大家领略了漫漫长征路上一双双朴实无华的“草鞋”。

20展示班朱璐瑶则以两封特殊的家书来阐释了革命先辈们们的家国情怀。
同学们的宣讲饱含深情,讲述了百年党史中那些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文物里的红色故事,表达了青年一代坚定理想信念、勇于开拓创新、坚持锐意进取,肩负“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时代重任的决心。

胡卓群对此次宣讲进行了点评,她提到,此次活动紧扣党史教育主题,紧紧围绕文化管理系专业特色。同学们准备充分,表现了学生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她从文物与故事的关系、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内容与表现形式的关系三个方面启发同学们深度思考,希望同学们在一次次的锻炼中,不断提高对历史知识、党史学习的能力。
金银琴宣读比赛获奖学生名单。评委老师们共同为获奖选手颁发荣誉证书。
获奖选手名单:
一等奖:许愿
二等奖:姜歌 陈恬 陈泽
三等奖:朱璐瑶 张佳烨 倪美华 施雨洁 林覃靖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一件件红色文物,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坚如磐石的信仰信念,彰显着历久弥新的初心使命。讲述红色文物背后的党史故事,让信仰之火生生不息,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发扬光大。
为落实党史主题学习教育,围绕文化管理系专业特色,指引学生发现和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品味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兼容并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内核,文化管理系开展“文物里的故事”系列活动。此前已推出“爱国篇”“廉政篇”“匠心篇”和“民俗篇”四个专题,通过文物弘扬深厚的爱国主义精神、恪尽职守的廉洁奉公精神、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和丰富多彩的民俗传统。本学期结合建党百年,文化管理系重点打造文物里的红色故事,鼓励各团支部开展主题团日活动,支部优秀团员、团干部开讲“文物里的故事”微团课,让大家更多地了解文物背后的中国故事,理解中华文化的精神本源,感受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温度。

